
本页展示七年级试卷当中的历史冲刺练习真题库里的一部分内容及参考答案,如果需要更多word版电子试卷,您无需注册即可免费下载然后自行打印,电脑端和手机移动端用户下载后可直接解压缩打印。
初一上册历史同步练习试卷
第8课 百家争鸣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答案】A
【详解】根据“一所不欲,勿施于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孔子的观点,A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老子、墨子和韩非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022·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思想主张属于( )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兵家学派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其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题干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以德治国,爱惜民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强调“仁”,B项正确;道家学派主张唯道是从,无为而治,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排除A项;法家学派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排除C项;兵家学派战略思想中心为“上兵伐谋”,“知己知彼”,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兼爱非攻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符合对立统一的观点,C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排除B项;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气象,秦朝依法家思想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汉初奉行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唐太宗则依儒家思想践行“民贵君轻”。以上史实说明( )
A.百家争鸣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奠定思想基础
B.各家学派的思想全都受到历代统治者推崇
C.儒家学说成为后世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D.有些学派的政治主张为后世统治者所采用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秦朝依法家思想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汉初奉行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唐太宗则依儒家思想践行“民贵君轻”。”可知百家争鸣为中华民族的起源莫定思想基础,A项正确;各家学派的思想并没有全都受到历代统治者推崇,排除B项;儒家学说成为后世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说法过于绝对,如秦朝焚书坑儒,尊崇的是法家学说,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浅显,不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它兼顾家庭、社会、国家与天下。以下最能体现这一中国文化精神的是( )
A.儒家思想 B.法家主张 C.道教风骨 D.佛教修为
【答案】A
【详解】根据“它兼顾家庭、社会、国家与天下”可得出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A项正确;法家主张法治,排除B项;道家主张无为,排除C项;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下图为收藏于博物馆的“孔子问道于老子”画像石拓片。该画像反映了( )
A.炎黄部落结成联盟 B.西周开始分封诸侯
C.儒家道家始祖交流 D.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答案】C
【详解】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问道于老子”反映了儒家道家始祖交流,C项正确;材料与炎黄部落结盟无关,排除A项;孔子和老子均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与西周分封诸侯无关,排除B项;孔子和老子均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1·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总,若此则天下治。
材料二 贯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材料三 民为贵,社极次之,君为轻
材料四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免费提供初中、高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下载,帮助学生提升成绩。每天可免费下载练习试卷或期中期末考试卷。
touxue.Net (偷学网) 免费下载试卷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