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页展示初一试卷当中的语文试题里一部分内容含参考答案,如果需要更多word版电子试卷,您可以免费下载然后自行打印,电脑端和手机移动端用户下载后可直接解压缩并打印。
常州市初一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质量检测
命题人:庄焕方 审稿人:潘克勤 陆文跃 曹介梁
一、积累运用(共24分)
(一)、积累(共12分)
1、据拼音写汉字。(2分)
(1)步lǚ (2)chà 紫嫣红
(3)粗guǎng (4)ǒu 心沥血
2、默写。(共8分)
(1)无意苦争春, 。 ,只有香如故。
(2)已是悬崖百丈冰, 。
(3) ,关山度若飞。
(4)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5) ,梦回吹角连营。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本学期的名著推荐阅读是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请写出《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情节。(2分)
。
(二)、运用(共12分)
4、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诗中的有关词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3分)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 杯中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二、阅读理解 (共46分)
(一)、阅读《沁园春·雪》,完成7~10题。(16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下面这段文字是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赏析,看看人家是怎么赏析的,请你就“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写一点赏析文字。(4分)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属于动态描写,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让人联想到艺术表演和体育运动,美感非常丰富,二者又都有奔放活泼的气势,显得神采飞扬。
(二)、阅读《草原上的逻辑》,完成11~15题。(18分)
草原上的逻辑
非洲塞伦盖蒂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味道甘冽的草。这种甜草至今没有绝迹,不是气候挽救了它们,也不是缺羊少牛。草原东部生活着四十多万只高大的牛头羚,一种集羊的善啃和牛的海量为一体的食草动物。按食量计算,这四十万只牛头羚足以在一个月内将塞伦盖蒂东部、西部或任何一部分草原啃秃。不用担心的是牛头羚们从来就没停下脚步仔细品尝过草的味道,它们只是匆匆地将草的枝叶捞上几大口就仓惶而过,因为他们身后追赶着猎豹、狮子、老虎和土狼。
11、文中写了哪些动物,请概括说出它们的具体特点。(4分)
12、根据文中对牛头羚的描述,你对牛头羚有怎么样的评价?(3分)
(三)、阅读《爱莲说》,完成16~19题(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解释下列加点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⑴可爱者甚蕃 ⑵出淤泥而不染
⑶不可亵玩 ⑷陶后鲜有闻
常州市初一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此处仅显示初一的语文试卷当中小部分参考答案
一、(共24分)
(一)、(12分)
1、(1)履 (2)姹 (3)犷 (4)呕 (2分,对两个得1分)
2、(1)犹有花枝俏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晨兴理荒秽 (4)万里赴戎机 (5)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6)醉里挑灯看剑 八百里分麾下炙 (8分,每处1分,有错别字或掉字漏字等不得分)
3、大闹天宫 (2分,意对即可。答别的情节不得分)
(二)、(12分)
4、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分)
5、“伥”应改为“怅”,“乐”应改为“悦”(2分,答对一处给1分)。“从常人走向伟人”不妥,根据例句,应从“惆怅”“愉悅”的意思生发递进。例:可改为“从愉悅走向陶醉”。(2分,必须符合要求。修改符号不求准确,只要看出即可。)
6、不设统一答案。(5分,设想内容应具体,切实可行。例:可写建议书,也可采用劝告等形式。根据文章内容和语言表述分5、4、3、2、1五个等级给分。)
免费提供初中、高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下载,帮助学生提升成绩。每天可免费下载练习试卷或期中期末考试卷。
touxue.Net (偷学网) 免费下载试卷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