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页展示初一试卷当中的语文试题里一部分内容含参考答案,如果需要更多word版电子试卷,您可以免费下载然后自行打印,电脑端和手机移动端用户下载后可直接解压缩并打印。
姜堰市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初一语文命题组 审校:赵俊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答案 |
得分 |
评卷人 |
第I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镌刻(juān) |
屏气(bǐng) |
矗立(chù) |
陌生(mò) |
B、 |
地窖(jiào) |
颓唐(tuí) |
风靡(mí) |
挑衅(xìng) |
C、 |
殷勤(yān) |
占卜(bǔ) |
倔强(jiàng) |
汲取(jí) |
D、 |
颤动(chàn) |
窘迫(jiǒng) |
脸颊(jiá) |
参天(cēn)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伤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
B、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象有了一种汽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
C、苏州庭院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景观相辅相承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
D、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一条浓翠蔽日的林阴大道。道外的丘冈坡陀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安详宁静、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1、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少年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
,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的奥妙。
① 乐曲中的每一处细微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
② 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
③ 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
④ 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得分 |
评卷人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38分) |
7、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1)桃李不言,
(2)皮之不存,
(3) ,可笑不自量。
(4)有则改之,
(5) , ,则《论语》二十篇也。
(6)我越过广场, ,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
。
8、有一副对联,上联与下联对仗不工整,请你修改上联,使之对仗工整。(2分)
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调整为:
9、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2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2)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姜堰市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此处仅显示七年级的语文试卷当中小部分参考答案
1、A 2、D 3、B 4、A 5、C 6、C
7、(1)下自成蹊(2)毛将焉附(3)蚍蜉撼大树(4)无则加勉(5)既薨,家人发箧视之(6)踏着桔黄色花岗石石道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8、苟有恒,何必三更眠更起
9、(1)不矛盾。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加入周围一片喧器,人们也就不会在意钟磬的袅袅余音。只剩下钟磬的声音,其他尘世的声音都没有了,这里抒发的是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2)“诗眼”是“空”。“空”是说漂水清澈,临漂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空”字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10、略。例:XX:尊敬老人,祝福爷爷奶奶健康长寿,这是作晚辈的本分,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再说,如果爸爸妈妈每次给你做饭洗衣也要向你收费,你怎么办?
11、略。例:(1)您在医院信多久了?(或:您是什么时候感觉不好的?)(2)住院前您感觉怎么不好?(或:刚开始您感觉怎么样?)
12、要背诵两千首诗。他用自己手里的玩具物品换取其他孩子手里通过背圣诗而积赞的黄票,红票,蓝票,申请到《圣经》。
13、(1)休息(2)用
14、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免费提供初中、高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下载,帮助学生提升成绩。每天可免费下载练习试卷或期中期末考试卷。
touxue.Net (偷学网) 免费下载试卷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