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页展示七年级试卷当中的语文冲刺练习真题库里的一部分内容及参考答案,如果需要更多word版电子试卷,您无需注册即可免费下载然后自行打印,电脑端和手机移动端用户下载后可直接解压缩打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01单元 (A卷·夯实基础)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共9小题,共27分。)
1. 用楷书将下面短语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答案】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规范书写。
注意将汉字以及标点符号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不要写错别字。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niàng) 澄清(chéng ) 黄晕(yùn) 窠巢(kē)
B.济南(jǐ) 应和(hé ) 萧瑟(sè) 枯涸(hé)
C.贮蓄(chǔ) 响晴(xiǎng) 抖擞( sǒu) 肥硕(shuò)
D.发髻(jì) 竦峙(sǒng) 栖息(xī) 咄咄逼人(duō)
【答案】A
【解析】B选项:应和(hè),C选项贮蓄(zhù),D选项栖息(qī)。
故本题选A。
3.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萌发 骄媚 伦敦 镶嵌
B. 宽敝 浇灌 化妆 铃铛
C. 忙碌 草垛 莅临 吝啬
D. 干涩 淅沥 粗旷 屋檐
【答案】C
【解析】A选项(骄)媚——(娇)媚;B选项宽(敝)——宽(敞);D选项粗(旷)——粗(犷)。
故本题选C
4.(2021·青海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惊闻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寄托哀1思。
C.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D.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有误,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该在后半句的“形成”前面加“能否”。
B.正确。
C.有误,有歧义。应该改成“学校的许多学生”。
D.有误,搭配不当,“增强”和“方式”搭配不当,应该把“增强”改成“改变”。
故本题选B。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B. 运动会迎面接力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正所谓: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新生。
官鹅沟的山水、峨眉山的云海,真是巧夺天工。
【答案】C
【解析】A项,“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身,或者多次重复,后面通常跟动词。B项,“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D项,“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
故本题选C。
一、阅读理解(本部分共3篇,共40分。)
(一)观沧海(10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 本诗以“_________”字统领全篇,先写_________景,再写_________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7.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1分)
8. 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动静结合,既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也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2分)
9.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 观;实;虚;宽广胸怀、豪迈气概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0. 苍凉慷慨
11. 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2. 这句诗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气势雄浑,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涉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基本手法的运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诗歌常见情感基调的判断;对诗歌表达情感的理解。在作答理解题时,注意先分析诗句含义,再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或哲理。
免费提供初中、高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下载,帮助学生提升成绩。每天可免费下载练习试卷或期中期末考试卷。
touxue.Net (偷学网) 免费下载试卷的网站。